百亿河锚定质量源高油茶产值产业发展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报道↑
走进美林农业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广东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百亿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产值茶产施工人员干劲十足,河源一派紧张繁忙的高质景象。园区场地平整、展油厂房设施变化日新月异。锚定
广东是百亿我国油茶主产区,而河源油茶产业走在全省前列,产值茶产油茶产业已成为该市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河源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出台《河源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申请专项资金,谋划产业平台,推动油茶产业迈向新台阶。目前,河源油茶种植面积超98万亩,年产茶籽超8.5万吨,茶油产量约1.9万吨,综合产值超30亿元,力争到2027年油茶综合产值超50亿元,锚定百亿产值进军。
河源大力培育推广油茶良种
培育良种
筑牢河源油茶产业发展根基
春日暖阳下,位于河源市灯塔盆地农高区内的美林油茶顺天育苗基地内,一排排苗木整齐挺拔,生机勃发。基地内的苗木都是美林农业自主研发的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如美林1-4号、璠龙3-5号等。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是第一步。
河源大力推进全省唯一的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中,把推进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推广油茶新品种,建设优良油茶品种定点育苗基地作为重点建设内容,跨县集群产业多家实施主体也都在大力繁育和推广油茶良种。
美林农业苗圃基地
据了解,美林农业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合作培育良种油茶,目前已培育出的美林1-4号油茶品种,已跻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2023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该系列油茶品种具有树大、果多、果大、果重的丰产良种特质,特别适合机械化化操作,更易在华南地区推广,为油茶产业精深加工、提升产业经济价值奠定了种源基础。
“我们的美林1-4号正在申报国家油茶良种,目前已在做区域试验,观察品种的优良性状,还有蟠龙3-5号品种也在重新申报国家良种。”广东美林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德刚介绍。
熊德刚表示,今年美林农业规划建设油茶大棚良种繁育基地,以标准化育苗,带动科学化种植,助力提升油茶产量,推动河源乃至广东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大力推进低产林改造,加大良种壮苗培育和推广,河源市紧抓国家政策机遇,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促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出良种补贴政策。“种植良种苗木,基地每亩可获得补贴1000元左右。”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骆耿东介绍,目前公司已建成30亩油茶育苗圃,今年的良种苗储量可达20万株,主要供应自有油茶基地,并为周边农户提供。
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油茶育苗基地
做强二产
壮大一批油茶精深加工企业
龙头强,则产业兴。河源依托广东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项目,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全产业链发展的油茶经营企业。
位于河源市和平县的南粤福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便是在产业园项目支持下,从一家油茶小作坊成长为现代化的山茶油生产加工企业典范。
步入南粤福和的加工厂,茶油的香味扑鼻而来。在全自动化的灌装生产线上,一瓶瓶纯正山茶油正源源不断加工出来。“我们的生产基地在2023年9月份正式投产,到目前已生产处理油茶鲜果300吨、茶油17吨、茶饼1500吨、茶粕1380吨,浸出毛油75吨。”南粤福和总经理谢进斌介绍。
南粤福和工厂内的油茶生产加工线条
目前,南粤福和已成为和平县产能最大的高山茶油生产企业,山茶油年产能1000吨、精炼茶油年产能1500吨、茶皂素年产能3000吨、茶油调和油年产能10000吨以上,山茶油压榨工艺行业也是领先。
谢进斌表示,目前南粤福和正在建设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1300亩,探索“1+5综合山地种植模式”,即以油茶为主导种植,搭配花生、大豆、玉米、芝麻、油菜5种油料作物,推动油茶全产业链发展,发展特色农林经济。
南粤福和生产茶皂素车间
河源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产业体能较大,油茶初级产品在本地市场认可度较高。据统计,河源现有全国油茶示范县2个(龙川、和平)、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3个,全市油茶经营主体约16.33万家,油茶加工企业164家,油茶收储能力达11万吨,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油茶加工体系。
“我们基地出产的山茶油是纯正有机产品,去年榨油3万多斤,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广东龙德信庄园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依凡介绍,公司引进压榨茶油生产线后,产业园还支持购进了脱壳、烘干、冷库等设施设备。“油茶加工烘干不用看天气了。”陈依凡直言现在生产的山茶油品质更有保障。
油茶成品检验
美林作为广东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河源)牵头实施主体,核心建设内容就是发展油茶加工能力,目前设计产能1万吨的现代化山茶油生产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竣工投产。
科技引领
提升河源茶油产业竞争力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为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河源坚持把科技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科研成果应用。
以牵头主体美林农业为例。多年来,美林农业坚持科技强企,以科技创新驱动油茶产业进步与发展,目前公司与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建有10支研发团队,以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油茶机械化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油茶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年均投入科研经费达300万。
“目前我们在建的油茶加工生产线,采用的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整个加工过程操作简便、没有任何有机溶剂、提取率高、无污染,通过萃取参数的调整,获得高品质、高价值的山茶油。”熊德刚介绍,这一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油茶加工产业存在的“资源低值化、企业薄利化、产业碎片化”等系列难题,能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油茶饼可作为深加工应用原料
据介绍,河源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重点支持建设油茶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目前河源已形成茶油规模化加工能力及化妆品、保健品、药品、洗涤品等精深加工衍生产品体系。
“我们的茶油产品有20多个,深加工产品在2023年的销售额达2800万元,相对茶油产品,效益高出十几倍。”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骆耿东介绍,在产业园项目支持下,该公司近年来引进投产茶皂素提取生产线、化妆品生产加工线,每天可生产山茶籽化妆品、护肤品等洗护用品6吨左右,形成绿油品牌,拓宽山茶油的用途,真正将油茶果的经济价值“吃干榨净”。
绿油山油茶精炼车间
河源油茶产业发展链条日趋完善,产业规模和效益初步形成。目前,河源市正以中央财政油茶示范奖补项目和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为抓手,通过科技赋能,不断深化品牌建设,创建“万绿河源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茶油知名品牌,力争将河源打造成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新高地,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河源正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戴甜甜
【图片】受访者供图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责任编辑:百科)
-
记者在今日上午召开的第四届延边文化旅游季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海拔516米的海兰明珠塔将于4月30日开业。据了解,海兰明珠塔海拔516米,共有32层。乘坐7m/s的高速观光电梯20秒即可直达顶部,30层 ...[详细]
-
在化学分析与实验领域,指示剂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我多年的行业经验,二甲基黄指示液因其灵敏度高、变色范围明确,成为了众多专业实验室的首选。它不仅在酸碱滴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在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月1日发布深圳欢乐谷过山车碰撞事故的相关单位处罚结果,深圳华侨城欢乐谷旅游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欢乐谷)和深圳市润昌游乐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昌公 ...[详细]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桦剥管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二)
7)DPPH自由基清除力测定根据DPPH与乙醇溶液显色,当有抗氧化剂存在时,使DPPH乙醇溶液颜色消退,从而导致吸光强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参照Sun等的实验方法并做适当修改。分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目前市场上宣称具有健康功能的冰箱产品众多,虽然宣称的效果好,但实际使用效果或者用户体验感参差不齐。7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2款健康功能电冰箱比较试验结果。经测试,2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萍丽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规范大型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市场监管所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召开食品安全暨零售经营行 ...[详细]
-
2 MIT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2.1 MIT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食品中农药残留类型可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有机氮类、拟除虫菊酯类、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菊酯类和氨基甲酸类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春节期间,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发力,聚焦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深入旅游景区、农贸市场、餐饮店等重点场所开展监督检查,为春节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加强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解答企业在开展化妆品完整版安全评估中遇到的难题,持续提升备案工作质量,4月11日,在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记者日前从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加快打造“浙里食安”标志性成果,深化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绍兴市打造了首个线上食品安全科普沉浸式体验基地——“越享食安 ‘食’关 ...[详细]